廚具租買由人 助創業者圓夢

27/06/2021
Shared by B Lab Hong Kong & Macau

廚具租買由人 助創業者圓夢(張沛筠)

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咖啡店,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,但往往因資金不足,經驗缺乏,風險過高而裹足不前。澳洲一間企業針對問題,營運「先租後買」的廚具租用服務,減輕小本創業負擔,幫助超過3萬人實現夢想,同時避免餐廳不幸結業後,廚具餐具遭到棄置的下場。

Silver Chef是一間澳洲的上市公司, 主要透過提供購買廚具的替代方案,讓小型企業租用廚具,通過12月的租賃協議, 容許小型企業先租取使用,後考慮是否採購設備,減輕營運成本問題。

紓初創餐廳之苦

Silver Chef的成立契機源於一塊美國薄餅。30年前,Silver Chef創辦人阿倫(Allan English)到美國出席貿易展覽會,發現這裏的薄餅外送服務發展蓬勃,想出一個主意:如果把這帶回澳洲,可能也能夠創出一番事業。於是他聯同幾位拍檔,重本投資許多輸送帶式焗爐回澳洲售賣。可惜現實不如預期,阿倫發現很多公司不能負擔焗爐的高昂費用,結果囤積許多存貨。為彌補昂貴的入貨成本,他靈機一觸,把焗爐以較低的價錢出租,結果便成了一門生意,這就是Silver Chef的雛形。

長遠投資

阿倫汲取了薄餅焗爐的沉痛教訓,對小型企業遇到的阻礙感同身受,洞悉了這個營運上的問題,於是設計一套當時非常創新的營運模式:「租.試.買」資金解決方案。

方案有別於一般借貸計劃,它沒有一個固定形式限制,顧客可以隨時升級,退還設備,亦可中止租約,立即購買,買價會扣除已付租金,變相免費試用。這不但紓緩資金問題,更幫助初創企業適應市場和業務多變的環境,可以隨時因應情況,改變手頭上的設備,重整旗鼓。

對於餐飲行業而言,特別是小型企業,維持穩定現金流一直是公司面對的挑戰。購置廚具是一筆沉重支出,初創企業往往因規模太小,沒有信貸記錄,難以覓得銀行借貸,讓想開設餐飲行業的人寸步難行。

方案顛覆了企業營運的規則,以往要成立一間企業,投資者需要在早期階段投入一筆營運資金,主要用作添置會折舊的設備,導致企業無法善用有限的資金作長遠投資。彈性的計劃讓企業可以靈活運用現有營運資本,投放於企業增長的範疇, 例如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,有助企業長遠發展。

為廚具翻新續命

不少人年輕人借助方案開展餐飲事業,加入餐飲行業成為生力軍。自成立以來,Silver Chef已成功幫助33000個顧客實現創業夢,Silver Chef更在2005年於證券交易所上市,去年錄得超過13億港元營業額,證實方案在紓緩社會問題的同時,也能為公司帶來盈利。

創業

假如餐廳不幸結業,Silver Chef會以合理的格價回購餐具,降低失敗的風險。回收以後,Silver Chef為使用少於18個月的廚具,進行修復及翻新,更換破舊的零件,然後再以低於市價賣給餐廳。這種做法不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,資源亦能對接價格承受能力較低的餐廳,形成一種循環經濟,達至賣家、Silver Chef與買家的三贏。

除此之外,Silver Chef一直與時並進,繼續開展業務及進步。為貼合市場需要,Silver Chef近年引入VR(虛擬實境)技術,讓顧客透過VR模擬餐廳布置,知道自己有何添置廚具市面的需要,為沒有經驗的創業者帶來實感及新鮮的體驗。

在雜誌專訪中,阿倫熱切表達了對改變商業世界的想法:「今時今日,我們需要著重環境、可持續發展、企業管治價值及社會目的,這是未來資本主義的根基。Silver Chef在成立的30年間一直秉持著成立的宗旨:幫助人們實現夢想。它為小型企業提供機會持續發展,藉此建立一個更平等的社會。」

為了實踐企業抱負,Silver Chef積極聯同不同組織,推動及支持社區發展。Silver Chef與非牟利組織Opportunity International合作,舉辦社區活動,致力扶貧,目標在2020年公司能夠幫助150萬人擺脫貧窮。阿倫曾言:「我要比一般的先驅做得更多。」

賺錢不止一條路

公司目前已經與全球各地共800多間經銷商合作,把業務擴展到紐西蘭及加拿大,將公司理念傳播各地。2008年企業成立了另一分支GoGetta,把市場延伸到餐飲以外行業,例如運輸業及建造業,嘗試把商業模式推往其他行業,以改變整個消費生態。Silver Chef希望成為領航者,透過自身對社會的影響啟發其他澳洲企業同行。

Silver Chef不遺餘力地推廣及發展, 成績有目共睹。根據去年的報告,加拿大的業務為公司帶來1200萬的收入,比預期高出一倍,反映市場龐大的潛力。GoGetta的發展亦十分驚人,於2016年創出了1.6億元收入的突破成績,租值資產比2015年上升了56%,增長勢如破竹。公司在未來的日子裏將繼續改善信貸組合,相信能夠吸引更多小型企業延長合約,令企業受惠。

抱著以自身影響世界的願景,Silver Chef於2015年6月取得共益企業(B Corp)認證,成為共益企業全球運動的一員,與一班抱有同樣願景的企業家同行,發揮集體影響力,重新定義商業成功,共同走進以商業改變世界的新世代。

Shared by B Lab Hong Kong & Macau

Contact us if you want to join this global movement of balancing purpose and profit to redefine success in business.

You may also find the below useful:

B Corp企業  令商業力量盡情發放 (原文來自資本雜誌)

B Corp企業  令商業力量盡情發放 (原文來自資本雜誌)

  仍然繼續討論企業社會責任(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, CSR),可能已經不合時宜。隨著時代的轉變,單是進行慈善活動,扶助弱勢,效果短暫,而且企業的獲益未必持續。其實早在2007年,有美國企業家提出「共益企業」(B Corp)的概念,相信企業不單能為股東創造財富,同時亦能為不同的持份者創造利益;規模及生意額不再是企業成功的唯一定義,對社會及環境生態作出的貢獻亦是企業成功的指標之一。之後更創立了非牟利組織B型實驗室(B...

企業如何能利用技術,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?

企業如何能利用技術,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?

由 Compology 首席執行官 Jason Gates 撰寫。Compology為共益企業(B Corp),協助公司和政府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方案。 為什麼我們需要具有經濟及技術效益的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方案? 大約 10 年前,我曾經管理過大型建築工地項目,發現廢物處理和收集效率非常低,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,令人感到沮喪。廢物類型被錯誤地分類,放置不適當的容器中;這些容器被過度使用,造成不必要的垃圾車使用。當時,我的合夥人兼好友 Ben 正在研究感測器技術在數據收集方面的應用。...

共襄商業致善盛舉

共襄商業致善盛舉

誠邀參與我們的慶祝活動,認識香港和澳門共益企業社羣,共襄商業致善盛舉。 商業致善的全球運動日益壯大,遍及世界各地。共益企業及管理認證的非牟利機構共益實驗室是此運動的翹楚,重新定義何謂商業成功及商業擔當的社會角色,願帶領全球經濟活動,走向能夠與所有人共享的,且長遠的繁榮未來。 共益實驗室(港澳) 成立於 2020...

0 Comments

Submit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